Monday, February 27, 2006

Happy Shopping


--新入手--
1.牛仔褲,褲腳左右縫了兩塊花拼布,M號,鬆軟垮,$780。
2.清涼背心,有格子有花朵的拼布綴在紫色的背心,跟褲子剛好很相配,$300。
3.依然是"吊嘎啊"~深藍的底色,斜印著大筆揮灑的英文字,大尺碼適合混搭,$300。
4.短T,純棉白色t恤,香蕉圖案,$300。

週末陪友人去華陰街看批發飾品,沒收穫。打道回府時在台北車站周圍迷了路,行經一家外觀氣氛好的小店,店名「Queen Bird」,聽說做網路購物,店裡是小小工作室兼出貨中心。上衣一律300元,我跟朋友蝦紅了眼。

不過,除了褲子,其他都不能立刻穿,外面還是灰濛濛的細雨天,買了不合時的小背心只因為非常想念夏天。

Wednesday, February 22, 2006

前編輯的職業病~

契機比什麼都重要。偶然的一致,說起來也許是到處普遍存在的現象。
也就是說這一類的事情在我們周圍,是日常經常發生的。
但我們大半沒有留意到,就那樣忽略過去了。
就像大白天射向天空的煙火一樣,只聽到微弱的聲音,就算抬頭望向天空也什麼都看不見。
可是如果我們有強烈追求的心願的話,那可能就會在我們的視野裡,以一個訊號浮現出來。
變得可以鮮明清晰地讀出那圖形和意思來。

------------------------------------------------〈偶然的旅人〉

上一段是村上新書《東京奇譚集》的封底文案,出現在〈偶然的旅人〉這篇故事裡,看完這篇故事之後,也覺得以這話作為感想最貼切。
不過買書之初,這段文字是毫無意義的。什麼是"偶然的一致"呀?

以前當編輯的時候,封底的文字介紹也是負責的工作之一。
如何三言兩語或以規定好的行數字數,拼湊出一整本書的故事提要,
要有趣引人好奇,要抓住書的精髓,對我而言是很傷腦筋的。
如果單純地斷章取義,要從哪兒擷也是問題。
摘取故事的情節敘述,容易令人霧煞煞;而揀取其中誰的感言結語又難免枯燥。
哀~現在回想起這差事,頭還隱隱作痛...

所以當我看完這篇小故事,對這段道理蠻有感覺時,發現竟被選為封底文,不禁想感嘆一下
......這編輯跟我英雄所見略同。

Thursday, February 16, 2006

嚇……私生子

看到山田孝之疑似有私生子的新聞時驚嚇了一小會兒,就好像是我家小弟突然對我說~妳當姑姑了!
山田孝之 YAMADA TAKAYUKI 不是我喜歡的型,演技也不特別好,但卻很有我的戲緣。
01年他剛出道沒多久在《好想好想談戀愛》演出一個與家庭主婦電話交友的苦悶高中生。日劇本身很有質感,也耐看。我開始對這個清秀小男生有印象。
翌年他在《漂流教室》同樣演出一名高中生,漂流教室敘述在東京都的一座高校因為一場大地震,被時光拋到了若干年後,當時的世界因為污染嚴重而天候遽變,生物幾乎滅絕了。被遺留在時空夾縫中的這群師生除了求生也開始省思並各自悔恨起一些來不及表達的情感。這套劇的焦點是漥塚洋介。
同年,他飾演《午餐女王》裡在鍋島家修業的小廚師,這部以東京人形町附近一家傳統洋食店為背景,店內以「絕世美男」聞名,鍋島兄弟四人分別由堤真一、江口洋介、妻夫木聰與傑尼斯NEWS的山下智久演出,山田孝之在其中,美色算算也只能作陪襯。
但至此總算也要熬出頭了。03年迄今便接連主演了《水男孩》、《烈火男兒》、《在世界中心呼喊愛》、《H2好逑雙物語》,以及《電車男》電影版。
我看《水男孩》是因為先前《水男孩》的電影版相當鮮,我每次看都笑得樂不可支。但日劇的鋪排超鬆散,敗!
而《烈火男兒》、《H2好逑雙物語》則是源自於我年輕時曾喜歡昧組大吾與H2的漫畫。但山田演的比呂被網友戲稱為(((在世界中心呼喊H2))),哀~~
至於《在世界中心呼喊愛》是因為先看過該部純愛電影囉。而《電車男》也是因為先看過原著。
仔細想想,我從來沒有因為山田孝之本人的魅力而蒐尋任何一部日劇,但神奇的是我居然幾乎看完他歷年來的作品,就像是個忠實的影迷一樣。

Monday, February 13, 2006

左邊幸福,右邊不幸福。

週五下班前,跟好友karen談到了"未來生涯"方面的話題。她結婚四個多月了,厭倦忙得分身乏術的工作,想離職,接專案過自由的日子,並好好生養一個孩子。對於現狀我們都不滿意,但好友腦中似乎已經有理想生活的雛型。如果要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踏出,她認為要明瞭自己追求的美好人生是什麼。

Stefan Klein在《不斷幸福論》的結語說:世界上有六十億的人口,也就有六十億個通往幸福的方法。所以認識自己,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找出是什麼東西對我們有好處。

04年10月我被這本書的怪名吸引,去找來看,當時炯叔還一直把這本書記成『不斷找幸福』,說這樣很慘,感覺找不到。我一向不看那種狀似要指引光明的勵志書籍。但這本書從神經與生物科學去討論情緒的感知,偏向醫科學類。但其實我也不看科學書(看不懂是主因)。不過當時會對它有興趣,大概只是文編作久了,對怪異標語、書名的好奇罷了。王浩威說這個書名讓他聯想到托洛斯基的不斷革命論。(幸福必須不斷革命?)

今年的台北國際書展活動,該書作者Dr.Klein應大塊之邀,拜六在誠品信義店與心理醫生王浩威有一場講座。

座談會的內容其實有點嚴肅,書比較有趣。
可見蔡康永的推薦 http://www.pts.org.tw/~web01/tuesday/t_042.htm

書中提出最近十年利用影像分析技術統計的腦神經研究引申,發現人腦中掌管喜悅狂喜陶醉的神經大多在左大腦的額葉中,而負責傳達哀傷鬱悶恐懼的主要是右半部的額葉,所以一個開朗的人,左腦皮層細胞是比較活躍的。但大腦不是一成不變的。當人經常感到喜悅或學習新事物會刺激腦細胞的突觸生長,而連結另一端細胞;連續性的刺激,則會強化那個部分的感知。這樣說明,老是傻呼呼地樂觀的人,他的腦會長成幸福的形狀。

所以,我的結論是-->不管面臨的環境如何,只要能夠找到安慰自己的理由,往好處想,假開心久了也會變真的。至於幸福啊~~即使現在找不到,但它還是存在著。 (呼、寫完後,感覺自己真是一個樂觀向上的人)

Tuesday, February 07, 2006

電車男

緯來日本台今天播《電車男》日劇版的完結篇,感人肺腑的告白最終回。
????(???)????!!!!!

聽我嚷著要回家看電車男,朋友說很久前你不是已經看過了。對,我看過原著小說,然後也看過山田孝之跟中谷美紀飾演的電影,現在看伊藤淳史跟伊東美?詮釋的日劇。網路小說,記得是LONG TIME AGO的某天午後等著電影的空檔,在公館的校園書房新書區瞄到,順手拿起來翻結果笑得不可收拾。那一陣子我對網路社群或聊天式的符號正巧充滿興趣。

由於電車男是所謂的御宅族,故事問世後而引起許多熱烈的討論與迴響。對動畫、電玩、漫畫、公仔、電子產品極度狂熱,有研究與蒐藏癖好,不善於裝扮,除了同好間的分享外,外型加上言談的笨拙,造成人際溝通與融入社會的障礙,是御宅族的特徵。在GOOGLE搜尋一下,會發現有更多的延伸釋義。但這些好像是最普遍的一般印象。

這樣的一位拙男在毒(獨)男版上分享了自己在電車上鼓起勇氣搭救美女的過程而開啟序端,就好像一部浪漫文藝片要開始搬演,網友融入劇中又哭又笑地一起出意見一起PUSH男主角往幸福的彼端前進。然而電車先生與愛瑪仕小姐的愛情其實是配角,那些在網路社群中不斷轟炸,展現自己獨特語匯的網友才是有趣的焦點。

我感到不滿意的是日劇找來的伊藤淳史真是個難以喜歡的傢伙,已經不是外型的問題了。他在劇中只要在艾瑪仕前總是一副哭臉(室友說:如果靜靜地流淚還好,偏偏一直是令人不耐的啜泣樣),臉還皺成一團,語調又高又快,雖然應該表現出十分緊張的模樣,但演法太過神經質式的懦弱,最後可以贏得愛瑪仕的心實在欠缺說服力。

所以急急跟炯叔拿回小說,想重新翻閱,映證我心目中原版的電車男應該還是個值得被愛的傢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