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以五趟紅樹林到雙連的捷運車程,一路順暢地看完《幸福建築》。作者艾倫狄波頓被譽為英倫才子,他的著作在2001年被先覺出版社引進台灣,包含了談論愛情的小說,以及關於旅行、哲學、身份等主題的非小說。
當時在朋友推薦下,我也買了一本感覺上輕鬆有趣的《愛上浪漫》,但那本不知何故,讀了一章之後就被我堆到角落。之後讓我再度燃起熱情的是《旅行的藝術》,我一度納悶自己的興趣為何突然改變(小說→散文),也懷疑過這人是否有寫散文的能力,無說故事的天賦。總之隔幾年出版的《我愛身分地位》、《幸福建築》仍然深得我心,於是我就把《愛上浪漫》再度挖出來,想找出我讀不完的原因。
才發現……原來是翻譯的關係。
因為字句的轉折堆砌,不時打斷閱讀的節奏,以致於我不耐煩起來,每看個一兩頁,就需要停頓思考哪個句子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所以就不時分神,望著捷運窗外流動的風景發呆。
我再度把《愛上浪漫》擺回書架,然後查看一下我喜愛的三本散文的譯者是誰,《旅行的藝術》的譯者是廖月娟,《我愛身分地位》、《幸福建築》則由陳信宏中譯。廖月娟之前譯過《旁觀者》,文字洗鍊雋永,而陳信宏的詮釋也有同樣的潛質,不用繁複華美的文句,不玩語言的迷宮,雖然簡潔但整段韻味深刻。我一直對第二外國語的學習感到很挫折,如果要看什麼東西洋小說,都得藉助出版社的引進,經由譯者的轉述,才能看見他方作者描繪的世界。
但我平時對譯作也不是那麼挑剔,這只是短時間內從極喜歡到無法閱讀間產生了對比。除此,我發現自己書架上的日本翻譯小說,有很多張秋明跟吳繼文的作品。看來我在無意識間也選擇了自己喜愛的譯者。
Wednesday, May 30, 2007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2 comments:
譯者在一本書是不是好看中,
絕對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我想, 或許稱之為"第二作者"也決不為過.
有時在讀某些翻譯小說時,
我甚至可以由已被翻錯的中文中,
猜想原文的語句應該是如何才對,
只是我當然沒有認真到寫信去指正之類的,
不過當下會對該書的翻譯大失信心...
對了
我覺得你的新版面滿不錯的
Post a Comment